Monday, August 16, 2010

康熙時代的水利技術

河防紆旰食,六御出深宮。
緩轡求民隱,臨流嘆俗窮。
何年樂稼穡,此日是疏通。
已著勤勞意,安瀾早奏功

康熙 〈閱河堤詩〉

東宮三師

東宮三師
從一品官。輔導皇太子的官員,一般以位高望重的大臣兼任,亦有專任者。

東宮三少是東宮三師的輔官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5%AD%90%E5%A4%AA%E4%BF%9D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三藩之亂

三藩
清朝初年,由於順治多爾袞清朝統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以漢制漢」,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一些南方省份:

撤藩緣由

清初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形同割據。吳三桂節制雲、貴兩省督撫,得順治允,可自授除文武官員,戰馬優先挑選,號為「西選」,「西選之官遍天下」。平西藩一年消耗軍餉數百萬兩,財政收支中央授權調配,仍佔清朝年賦稅支出三分之一。有壟斷鹽井、銅礦之利,所鑄之錢時稱「西錢」。平西藩經清廷授意,有通使達賴喇嘛之責,保互市茶、馬之業,「廣徵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利,厚自封殖」。部下將士多李自成張獻忠餘部,勇健善鬥,「日練兵馬,利器械」。其餘兩藩也享特許,得以在地方專權,耿精忠「以稅斂暴於閩」,縱容部下「苛派伕役,勒索銀米」,妄稱「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據八閩以圖進取,可以得志」。尚可喜,縱容屬下經營鹽商,「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百萬」,將兵權轉交其子尚之信,罔利恣行,官民怨恨。清初財賦可謂半耗費於三藩。康熙帝親政後,知前代藩鎮之得失,曾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三藩之亂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以目疾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康熙批准,責令雲貴兩省督撫管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由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清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令尚之信撤藩。吳三桂和耿精忠於是年七月先後疏請撤兵,以試探朝廷動靜,這時朝中對於三藩的處置分成兩派,索額圖圖海等以為三藩不可動,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則贊成撤藩。康熙帝說:「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6]康熙遂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
吳三桂率先舉兵反叛,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分兵攻陷湖南四川耿精忠(耿繼茂之子)、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後響應於福建廣東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亦反,台灣奉明朔的延平郡王鄭經也率大軍十五萬登陸福建;吳三桂急派其得力大將左都督王屏藩出兵漢中前往支援;清廷的西線戰場形勢趨於嚴峻。康熙皇帝集中主力南征吳三桂,同時停撤平南、靖南二藩。
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起,戰場形勢開始有利於清軍,陝西的王輔臣與清廷對峙三年之後,終於接受康熙的招撫,耿精忠勢窮乞降,尚之信也繼而降清。吳三桂佔領湖南後,未趁王輔臣之響應,溯江北上,坐失戰機,而清軍則貫注全力,收復湖南大片土地。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諸將。當年八月十七日秋,吳三桂病死,馬寶等迎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改元洪化,扶柩返回雲南。清大將軍察尼趁吳軍軍心不穩攻擊岳州(今湖南嶽陽),「岳州為湖南咽喉要地,必此地恢復,則長沙、荊州之兵始能前進」,康熙十八年正月,攻佔岳州,局勢急轉直下,接連攻陷常德、衡州等地。吳軍退據武崗、辰龍關。八月,岳樂、喇布等攻破武崗,十九年三月攻破辰龍關。大將軍安親王岳樂攻克湖南長沙,大將軍簡親王喇布收復衡州,傅宏烈等部收復桂林,甘陝清軍收復漢中、重慶、成都。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吳世璠退回昆明。至此湖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被清軍次第收復。
康熙十九年(1681年)三月趙良棟建議自湖南、廣西、四川三路合擊,進取雲貴。康熙二十年(1681年),雲貴總督蔡毓榮主攻,統合定遠平寇大將軍彰泰賴塔等從蜀、黔、桂三路入雲南,佔五華山,圍昆明城,城內糧食不繼,文武大臣紛紛投降。十月趙良棟指揮所部綠營兵率先攻破昆明,餘眾將從攻湧入,二十八日吳世璠絕望自殺,二十九日吳軍出城投降。
至此歷時8年,蔓延10省的三藩之亂才平定下來。三藩之亂的平定,穩固了滿清政局。此後攻取明鄭的思明州,使前明故土完全納入清廷的掌控,以及往後三帝疆域的拓展,「康乾盛世」也由此開端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9%E8%97%A9%E4%B9%8B%E4%B9%B1

Sunday, August 8, 2010

清朝君主列表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8%85%E6%9C%9D%E5%90%9B%E4%B8%BB%E5%88%97%E8%A1%A8

清朝皇帝罪己詔

在中國歷史上,從禹、湯到周成王、秦穆公、漢武帝、唐德宗、清世祖、清聖祖,每當有重大的天災人禍發生時,帝王們常常都要反省自己──我做錯了甚麼?為甚麼上天會震怒?然後,沐浴齋戒,拜祭天地,甚至向天下發出《罪己詔》,公開對自身的過錯和失敗進行反省懺悔,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諾一定會改正錯誤,並要求天下人務必要勸諫、監督自己,以此來獲得上天的原諒,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

歷史上最早“罪己”的古代帝王是禹、湯。史載,大禹登上帝位後,有一次看見犯罪之人,就傷心的哭了起來,左右問其故,禹曰:“堯舜之時,民皆用堯舜之心為心,而予為君,百姓各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生活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禹見民心渙散,深感內疚,認為自己沒有當好這個首領,於是自責

中國學者蕭瀚根據《二十五史》進行的統計顯示,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漢朝15位、三國3位(曹魏1位、孫吳2位)、晉朝7位、南朝14位、北朝1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6位、宋代7位、遼代1位、金代1位、元朝4位、明朝3位、清朝8位。

最後一份罪己詔是清朝宣統帝辛亥革命爆發後下發的(另袁世凱在取消帝制後亦曾發過類似「罪己詔」的文書)。

清朝皇帝罪己詔

順治 - 在古代皇帝中,罪己次數最多的要算是清世祖順治皇帝了。這位少年天子親政後,自然災害很多,「水旱累見,地震屢聞」,「冬雷春雪,隕石雨土」。他把這一切自然現象都歸罪於自己的「不德」,上幹天咎,所以,不斷自我反省,屢屢下詔罪己。臨終之際,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遺詔,淋漓盡致的為自己列舉了十四條罪狀,條條都是原則問題。

康熙 - 1679年的大地震,對於正忙於平定三藩叛亂的康熙帝(清聖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警策。他趕緊「詔發內幣十萬賑恤」,接著又告預群臣:「朕躬不德,政治未協,致茲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態度是真誠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項「弊端」,認為這就是「召災之由」,並指令九卿詳議,由吏部立法嚴禁,務期盡除積弊。

宣統 -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下發的

source: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8/7/13/72135.html

Saturday, August 7, 2010

隆宗門

隆宗門位於乾清門前廣場西側,西向,與東側景運門相對而立,形制相同。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單昂三踩鬥拱,徹上明造,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明間及兩次間辟為門道,門扉設于後檐金柱處。門道內外設礓磋慢道以便車輿出入。門內北側為軍機處值房,門外正西為慈寧宮。此門是內廷與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清代帝王喜園居,康熙、雍正、道光等幾位皇帝均卒于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園林中,他們的梓宮均由隆宗門迎入,並於門內齋集舉哀。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跡。

source: http://big5.dpm.org.cn:82/gate/big5/www.dpm.org.cn/shtml/116/@/17723.html



養心殿



養心殿始建於明朝世宗嘉靖年間。「養心」二字語出《孟子》之「存其心養其性以事天」。清初閒置,至清聖祖康熙年間,賜予宮廷造辦處使用。康熙六十一年,聖祖駕崩,世宗踐祚,遂以大行皇帝久居乾清宮,基於孝道,自己不願再於乾清宮起居,將皇帝寢宮西遷至養心殿。自此以後,先後有包括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在內,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和遜帝溥儀的十一位清帝國最高統治者於此處聽政起居,養心殿遂成為故宮內的權利中樞。


養心殿為一長六十三米,闊八十米左右的長方形獨立院落,總佔地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其中,主殿為一「工」字型建築,面闊三間,長達三十六米,進深亦為三間,達十二米。 主殿正中設皇帝御座和御案,為皇帝處理朝政,接見大臣之所。御座後設有屏風,其後左右兩側各有一掛帘小門,可通皇帝寢室,兩門門側的後牆上為青布遮蓋的書櫥,藏各類古今典籍,以備帝王參考。御座正上懸清世宗手書「中正仁和」匾額。 主殿之東為東暖閣,其間亦設有皇帝御座,只是其後隔著一道黃色紗帳,又有相連的兩個御座,此即為清穆宗清德宗年幼時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東暖閣靠窗一側設有暖炕。 主殿之西稱西暖閣,其間被分割為數間,功能各異。著名的三希堂即列其中,其本為清高宗讀書處,因存有號稱「書聖」的「二王」所遺「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遠帖」三件書法希珍,故得名「三希堂」。 通過正殿御座後側的小門,即可進入養心殿後殿,即皇帝的寢室。總計房屋五間,其東西兩端的兩間均為皇帝寢室,供皇帝經常調換住處,以備不測。其東西兩側另有耳房五間,其東側為皇后侍寢時所居,西側為皇貴妃等所居。另有圍房十餘間,為地位較低的妃嬪陪侍時所居。


清世祖清高宗清穆宗於此殿內駕崩。


三希堂

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乾隆皇帝書寫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牆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書法)。另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有一處“三希堂”,藏有“快雪時晴帖”。三希堂始於乾隆朝,後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任何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有二解:
  1. 一曰“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即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2. 第二種解釋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寶。在當時,這兩層含義是並重的。乾隆帝文韜武略,博學多識,能詩詞,尤擅書法,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被乾隆帝所珍愛,特意貯存在此,不時把玩。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三希堂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跡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

王羲之《快雪時睛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睛帖”為唐人摹本,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尺牘紙本,高七寸一分,廣四寸六分,是王羲之四十歲之後的作品,也是王羲之傳世代表作之一。當時只是手札便條而已,因帖內有“快雪時睛”幾字而得名。此帖用筆灑脫,字體舒朗,動中有穩,是王體行書中的精品,被後人稱有“龍跳山門,虎臥風閣”之勢。此帖原是康熙年間,國子監祭酒馮源濟的家傳之寶,由馮源濟將它進獻給康熙皇帝,後來傳到了乾隆皇帝手裡。乾隆在位的六十多年間,對這幅墨寶的熱情始終不減,經常在三希堂臨摹和玩味,反复為之題跋,一生竟對此帖做過七十三次題跋。

王珣《伯遠帖》

王珣的“伯遠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屬典型的晉代行書。其內容為敘事之辭,該帖的命名出自於貼內的首句的“伯遠”二字, “伯遠帖”的用筆靈舞飛動,為上乘的行草作品。此帖是“三希”中唯一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啟功先生對《伯遠帖》十分推崇,作詩讚曰:“王帖惟余伯遠真,非摹是寫最精神。臨窗映日分明見,轉折毫芒墨若新。”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無款,傳為王獻之書,亦有人懷疑是宋代米芾的臨本。紙本,縱八寸四分,橫三寸六分,行炎,行書三行二十二字,前後有闕文。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書法受其父影響,且又有創新,他將王體行書的筆法進一步加以昇華和提煉。此帖已接近草書,王獻之的用筆如行雲流水,連帶互映關係,將字體處理得完美至極。此帖為其五十歲後之作,屬便箋手札作品。王羲之被人們尊稱為“書聖”,而王獻之則被稱為“小聖”。

source:

http://baike.baidu.com/view/73030.htm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12/07/content_9358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