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張玉書經篩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字彙》、《正字通》兩書而寫,是一套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詳細漢語辭典,重印至今不輟
康熙字典網上版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A%B7%E7%86%99%E5%AD%97%E5%85%B8

康熙皇帝遺詔

曾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康熙皇帝遺詔上並無「傳位于四皇子」而是

"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Monday, August 16, 2010

康熙時代的水利技術

河防紆旰食,六御出深宮。
緩轡求民隱,臨流嘆俗窮。
何年樂稼穡,此日是疏通。
已著勤勞意,安瀾早奏功

康熙 〈閱河堤詩〉

東宮三師

東宮三師
從一品官。輔導皇太子的官員,一般以位高望重的大臣兼任,亦有專任者。

東宮三少是東宮三師的輔官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5%AD%90%E5%A4%AA%E4%BF%9D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三藩之亂

三藩
清朝初年,由於順治多爾袞清朝統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以漢制漢」,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一些南方省份:

撤藩緣由

清初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形同割據。吳三桂節制雲、貴兩省督撫,得順治允,可自授除文武官員,戰馬優先挑選,號為「西選」,「西選之官遍天下」。平西藩一年消耗軍餉數百萬兩,財政收支中央授權調配,仍佔清朝年賦稅支出三分之一。有壟斷鹽井、銅礦之利,所鑄之錢時稱「西錢」。平西藩經清廷授意,有通使達賴喇嘛之責,保互市茶、馬之業,「廣徵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利,厚自封殖」。部下將士多李自成張獻忠餘部,勇健善鬥,「日練兵馬,利器械」。其餘兩藩也享特許,得以在地方專權,耿精忠「以稅斂暴於閩」,縱容部下「苛派伕役,勒索銀米」,妄稱「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據八閩以圖進取,可以得志」。尚可喜,縱容屬下經營鹽商,「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百萬」,將兵權轉交其子尚之信,罔利恣行,官民怨恨。清初財賦可謂半耗費於三藩。康熙帝親政後,知前代藩鎮之得失,曾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三藩之亂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以目疾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康熙批准,責令雲貴兩省督撫管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由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清廷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令尚之信撤藩。吳三桂和耿精忠於是年七月先後疏請撤兵,以試探朝廷動靜,這時朝中對於三藩的處置分成兩派,索額圖圖海等以為三藩不可動,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則贊成撤藩。康熙帝說:「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6]康熙遂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
吳三桂率先舉兵反叛,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分兵攻陷湖南四川耿精忠(耿繼茂之子)、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後響應於福建廣東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亦反,台灣奉明朔的延平郡王鄭經也率大軍十五萬登陸福建;吳三桂急派其得力大將左都督王屏藩出兵漢中前往支援;清廷的西線戰場形勢趨於嚴峻。康熙皇帝集中主力南征吳三桂,同時停撤平南、靖南二藩。
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起,戰場形勢開始有利於清軍,陝西的王輔臣與清廷對峙三年之後,終於接受康熙的招撫,耿精忠勢窮乞降,尚之信也繼而降清。吳三桂佔領湖南後,未趁王輔臣之響應,溯江北上,坐失戰機,而清軍則貫注全力,收復湖南大片土地。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諸將。當年八月十七日秋,吳三桂病死,馬寶等迎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改元洪化,扶柩返回雲南。清大將軍察尼趁吳軍軍心不穩攻擊岳州(今湖南嶽陽),「岳州為湖南咽喉要地,必此地恢復,則長沙、荊州之兵始能前進」,康熙十八年正月,攻佔岳州,局勢急轉直下,接連攻陷常德、衡州等地。吳軍退據武崗、辰龍關。八月,岳樂、喇布等攻破武崗,十九年三月攻破辰龍關。大將軍安親王岳樂攻克湖南長沙,大將軍簡親王喇布收復衡州,傅宏烈等部收復桂林,甘陝清軍收復漢中、重慶、成都。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吳世璠退回昆明。至此湖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被清軍次第收復。
康熙十九年(1681年)三月趙良棟建議自湖南、廣西、四川三路合擊,進取雲貴。康熙二十年(1681年),雲貴總督蔡毓榮主攻,統合定遠平寇大將軍彰泰賴塔等從蜀、黔、桂三路入雲南,佔五華山,圍昆明城,城內糧食不繼,文武大臣紛紛投降。十月趙良棟指揮所部綠營兵率先攻破昆明,餘眾將從攻湧入,二十八日吳世璠絕望自殺,二十九日吳軍出城投降。
至此歷時8年,蔓延10省的三藩之亂才平定下來。三藩之亂的平定,穩固了滿清政局。此後攻取明鄭的思明州,使前明故土完全納入清廷的掌控,以及往後三帝疆域的拓展,「康乾盛世」也由此開端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9%E8%97%A9%E4%B9%8B%E4%B9%B1

Sunday, August 8, 2010

清朝君主列表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8%85%E6%9C%9D%E5%90%9B%E4%B8%BB%E5%88%97%E8%A1%A8

清朝皇帝罪己詔

在中國歷史上,從禹、湯到周成王、秦穆公、漢武帝、唐德宗、清世祖、清聖祖,每當有重大的天災人禍發生時,帝王們常常都要反省自己──我做錯了甚麼?為甚麼上天會震怒?然後,沐浴齋戒,拜祭天地,甚至向天下發出《罪己詔》,公開對自身的過錯和失敗進行反省懺悔,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諾一定會改正錯誤,並要求天下人務必要勸諫、監督自己,以此來獲得上天的原諒,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

歷史上最早“罪己”的古代帝王是禹、湯。史載,大禹登上帝位後,有一次看見犯罪之人,就傷心的哭了起來,左右問其故,禹曰:“堯舜之時,民皆用堯舜之心為心,而予為君,百姓各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生活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禹見民心渙散,深感內疚,認為自己沒有當好這個首領,於是自責

中國學者蕭瀚根據《二十五史》進行的統計顯示,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漢朝15位、三國3位(曹魏1位、孫吳2位)、晉朝7位、南朝14位、北朝1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6位、宋代7位、遼代1位、金代1位、元朝4位、明朝3位、清朝8位。

最後一份罪己詔是清朝宣統帝辛亥革命爆發後下發的(另袁世凱在取消帝制後亦曾發過類似「罪己詔」的文書)。

清朝皇帝罪己詔

順治 - 在古代皇帝中,罪己次數最多的要算是清世祖順治皇帝了。這位少年天子親政後,自然災害很多,「水旱累見,地震屢聞」,「冬雷春雪,隕石雨土」。他把這一切自然現象都歸罪於自己的「不德」,上幹天咎,所以,不斷自我反省,屢屢下詔罪己。臨終之際,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遺詔,淋漓盡致的為自己列舉了十四條罪狀,條條都是原則問題。

康熙 - 1679年的大地震,對於正忙於平定三藩叛亂的康熙帝(清聖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警策。他趕緊「詔發內幣十萬賑恤」,接著又告預群臣:「朕躬不德,政治未協,致茲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態度是真誠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項「弊端」,認為這就是「召災之由」,並指令九卿詳議,由吏部立法嚴禁,務期盡除積弊。

宣統 -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下發的

source: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8/7/13/72135.html

Saturday, August 7, 2010

隆宗門

隆宗門位於乾清門前廣場西側,西向,與東側景運門相對而立,形制相同。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單昂三踩鬥拱,徹上明造,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明間及兩次間辟為門道,門扉設于後檐金柱處。門道內外設礓磋慢道以便車輿出入。門內北側為軍機處值房,門外正西為慈寧宮。此門是內廷與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清代帝王喜園居,康熙、雍正、道光等幾位皇帝均卒于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園林中,他們的梓宮均由隆宗門迎入,並於門內齋集舉哀。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跡。

source: http://big5.dpm.org.cn:82/gate/big5/www.dpm.org.cn/shtml/116/@/17723.html



養心殿



養心殿始建於明朝世宗嘉靖年間。「養心」二字語出《孟子》之「存其心養其性以事天」。清初閒置,至清聖祖康熙年間,賜予宮廷造辦處使用。康熙六十一年,聖祖駕崩,世宗踐祚,遂以大行皇帝久居乾清宮,基於孝道,自己不願再於乾清宮起居,將皇帝寢宮西遷至養心殿。自此以後,先後有包括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在內,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和遜帝溥儀的十一位清帝國最高統治者於此處聽政起居,養心殿遂成為故宮內的權利中樞。


養心殿為一長六十三米,闊八十米左右的長方形獨立院落,總佔地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其中,主殿為一「工」字型建築,面闊三間,長達三十六米,進深亦為三間,達十二米。 主殿正中設皇帝御座和御案,為皇帝處理朝政,接見大臣之所。御座後設有屏風,其後左右兩側各有一掛帘小門,可通皇帝寢室,兩門門側的後牆上為青布遮蓋的書櫥,藏各類古今典籍,以備帝王參考。御座正上懸清世宗手書「中正仁和」匾額。 主殿之東為東暖閣,其間亦設有皇帝御座,只是其後隔著一道黃色紗帳,又有相連的兩個御座,此即為清穆宗清德宗年幼時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東暖閣靠窗一側設有暖炕。 主殿之西稱西暖閣,其間被分割為數間,功能各異。著名的三希堂即列其中,其本為清高宗讀書處,因存有號稱「書聖」的「二王」所遺「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遠帖」三件書法希珍,故得名「三希堂」。 通過正殿御座後側的小門,即可進入養心殿後殿,即皇帝的寢室。總計房屋五間,其東西兩端的兩間均為皇帝寢室,供皇帝經常調換住處,以備不測。其東西兩側另有耳房五間,其東側為皇后侍寢時所居,西側為皇貴妃等所居。另有圍房十餘間,為地位較低的妃嬪陪侍時所居。


清世祖清高宗清穆宗於此殿內駕崩。


三希堂

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乾隆皇帝書寫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牆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書法)。另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有一處“三希堂”,藏有“快雪時晴帖”。三希堂始於乾隆朝,後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任何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有二解:
  1. 一曰“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即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2. 第二種解釋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寶。在當時,這兩層含義是並重的。乾隆帝文韜武略,博學多識,能詩詞,尤擅書法,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被乾隆帝所珍愛,特意貯存在此,不時把玩。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三希堂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跡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

王羲之《快雪時睛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睛帖”為唐人摹本,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尺牘紙本,高七寸一分,廣四寸六分,是王羲之四十歲之後的作品,也是王羲之傳世代表作之一。當時只是手札便條而已,因帖內有“快雪時睛”幾字而得名。此帖用筆灑脫,字體舒朗,動中有穩,是王體行書中的精品,被後人稱有“龍跳山門,虎臥風閣”之勢。此帖原是康熙年間,國子監祭酒馮源濟的家傳之寶,由馮源濟將它進獻給康熙皇帝,後來傳到了乾隆皇帝手裡。乾隆在位的六十多年間,對這幅墨寶的熱情始終不減,經常在三希堂臨摹和玩味,反复為之題跋,一生竟對此帖做過七十三次題跋。

王珣《伯遠帖》

王珣的“伯遠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屬典型的晉代行書。其內容為敘事之辭,該帖的命名出自於貼內的首句的“伯遠”二字, “伯遠帖”的用筆靈舞飛動,為上乘的行草作品。此帖是“三希”中唯一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啟功先生對《伯遠帖》十分推崇,作詩讚曰:“王帖惟余伯遠真,非摹是寫最精神。臨窗映日分明見,轉折毫芒墨若新。”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無款,傳為王獻之書,亦有人懷疑是宋代米芾的臨本。紙本,縱八寸四分,橫三寸六分,行炎,行書三行二十二字,前後有闕文。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書法受其父影響,且又有創新,他將王體行書的筆法進一步加以昇華和提煉。此帖已接近草書,王獻之的用筆如行雲流水,連帶互映關係,將字體處理得完美至極。此帖為其五十歲後之作,屬便箋手札作品。王羲之被人們尊稱為“書聖”,而王獻之則被稱為“小聖”。

source:

http://baike.baidu.com/view/73030.htm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12/07/content_9358872.htm

Monday, July 19, 2010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綜述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礎上建立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彔,五牛彔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



 代表 

介紹

旗滿

在今蒙古錫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色鑲紅邊而得名,鑲旗是上三旗之一,旗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達到下轄 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旗,如嘉慶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

正黄

正黄旗

以旗色純而得名。正,鑲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鈉無王,都歸皇帝所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個,下轄 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 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5萬人。康熙的愛臣,幹清門一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旗人

白旗

在今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萬人。

正白

正白旗

位置在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萬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上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親統之一,旗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 86個整佐領(基本口和軍事編單位 100-300人為一單位)約 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萬人。清末捻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鑲藍

鑲藍旗滿洲

在今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 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藍旗人。

正藍

正藍旗滿洲

在今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領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鑲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 83整佐領 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萬人。

鑲紅

鑲紅旗滿洲

在今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 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

正紅旗滿洲

在今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 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 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紅旗人。


名稱

清末兵力

總人口

著名人物

備註

92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力

15萬人

納蘭性德康熙帝寵臣)
索尼
(重臣)

上三旗,八旗中最多人口

84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26千兵力

13萬人

孝和睿皇后嘉慶帝的皇后)
慈安
隆科多
佟國維
慈禧太后鰲拜

上三旗

正白旗

86個佐領、約26千兵力

13萬人

婉容榮祿曹雪芹

最初是下五旗、順治帝初年、多爾袞統領後編入上三旗

正藍旗

83個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26

13萬人

崇綺1864。戸部尚書同治帝皇后阿魯忒氏之父)

最初為上三旗、正白旗提升後降格為下五旗

鑲白旗

84個佐領、約26千兵力

13萬人

阿桂
善耆
(肅親王)

下五旗

正紅旗

74個佐領、兵23

115千人

代善
和珅
乾隆皇帝的寵臣)
老舍

下五旗

鑲紅旗

86個佐領、兵26

13萬人

珍妃光緒帝寵妃)

下五旗

鑲藍旗

87個佐領、1個半分佐領、兵27

135千人

侯寶林(相聲藝術家)
慈禧太后
咸豐帝貴妃)
肅順
辛酉政變處死的部尚書)

下五旗

Source:

http://www.hudong.com/wiki/%E5%85%AB%E6%97%97%E5%88%B6%E5%BA%A6

http://www.lndangan.gov.cn/HTML/index.html




Thursday, July 8, 2010

紫禁城 - 三次大規模維修

自1840年後的100年間,故宮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維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博物院通過對故宮的建築的普查,針對紫禁城存在的問題,實施了故宮古建築修繕史上的第一個五年治理與搶險規劃,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社會留給故宮的荒涼殘破的面貌,使之展現出宏偉壯麗的規模。
1973年,故宮博物院根據中央的指示,制定出第二個五年規劃《故宮博物院五年修繕保護規劃》。該規劃除了加強對古建築修繕外,主要涉及安裝熱力管道,電纜工程,污水管線工程,防雷裝置等多方面,多專業的保護方案。
而從2002年開始的故宮大修計劃,一直要持續到2020年。這一階段除了陸續開放一些修繕後的景點外,還要將故宮1000多名工作人員長期佔用的辦公用房重新進行修繕,屆時,“開放區”的比例將由現在的30%增加到70%以上。

source: http://www.dpm.org.cn/index1024768.html#

Wednesday, July 7, 2010

九門提督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 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為 「從一品」。

設立

  • 順治元年(1644年),清廷,定都北京,設立了軍警合一的軍事機構--「步軍統領衙門」,主官為「步軍統領」,轄制滿蒙八旗步軍營及九門官兵,同時節制南北巡捕二營,即綠營馬 步兵。步軍營主要防守內城,按八旗方位防守。巡捕營主要防守外城(也稱南城)及郊區的重要地方。
  • 順治十六年(1670年),清廷增設巡捕中營,仍由步軍統領衙門主官節制,是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

沿革

  • 九門提督一職由於關乎京師防務,所以自設立以後主要由滿族大臣擔任,不過康熙時 期漢 族官員吳六一曾任此職。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清廷將巡捕三營(南、北、中)增為五營,皆為步軍統領衙門節制,至此該衙門主官稱謂正式變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 1900 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設立安民公所,維持治安。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前的最後一 任步軍統領是慈禧太后親信榮祿1901年清 廷仿效聯軍方式,設「善後協巡營」,後來改名「巡警總廳」,替代原步軍統領衙門的巡捕營。1902年肅親王善耆任步軍統領,支持軍警分離的改革。1905年清 廷正式創設巡警部,並開辦現代警察學校,培養警察人才。自此,軍警編製分離,現代警察制度初步創立。
  • 1911 年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保留了這個官職,只是將其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轄左右翼總兵;1924年11月最終裁 撤。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zh-hk/%E4%B9%9D%E9%97%A8%E6%8F%90%E7%9D%A3

豐台大營 + 西山健銳營

豐台大營是由八旗精銳組成的皇家近衛軍,由上三旗組成.裝備有當時最新最好的武器,薪俸最多,待遇最好.以威懾全國其他的軍隊,以防作亂 清代京畿軍事力量由內侍衛大臣(內衛),步兵統領衙門 (城防)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兩營提督(軍事主要力量),統領,而步兵統領衙門主管巡城御史衙門(街道治安)和北京城的城防.因為清代的時候步兵統領衙 門管到北京城的九個城門,所以有了九門提督的稱號.放到現在可以叫:北京衛戍區司令吧!至於官銜的話,可能不大,但職務非常的重要.因為清代的地方上 有督撫,督撫是二品,而正式的提督是從一品,但卻要受督撫的管轄,可能是古代文人正統的緣故吧!因此地方上的提督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軍區司令吧.所 以參照九門提督的話,估計也就是個中將軍銜吧.

source: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436891
http://wenwen.soso.com/z/q154117359.htm

八王議政

  1. 阿敏台吉、
  2. 莽古爾泰台吉、
  3. 皇太極、
  4. 岳託、
  5. 濟爾哈朗、
  6. 阿濟格阿哥、
  7. 多鐸、
  8. 多爾袞
清代前期滿族上層貴族參預處理國政的製度。 “議政王大臣”之名正式出現於崇德元年(1636)以後,但滿族上層貴族與議國政的製度,卻早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之初即已形成。當時滿族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之際,尚存有濃厚的奴隸主貴族軍事民主的習俗。後金的軍國大事,都由諸貝勒等人共議裁決。諸貝勒大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貴族。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之後,又置議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與諸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協議國政。天命六年(1621)二月,努爾哈亦命四大和碩貝勒按月分值,國中一切機務,俱令值月貝勒掌握。天命七年三月,努爾哈赤又諭令八旗旗主貝勒共議國政。至天聰年間(1627~1636),除宗室貴族中被封為貝勒者充當議政的成員外,八旗固山額莫(見都統)也兼充議政。至此,在天命及天聰年間,這種由宗室貴族及八旗中的五大臣、固山額真等組成的議政制度,雖無議政王大臣會議之名,實際上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的早期形態。


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將原來的旗主全部封王,並令除八旗固山額真繼續兼議政大臣外,每旗另設議政大臣三員,在清代歷史上正式出現了“議政大臣”的職名。此後,清王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即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因參與議政的宗室貴族除親王、郡王以外,還有貝勒等人,故又稱“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會議的成員雖由上層貴族及八旗大臣所組成,但不是所有上層貴族、大臣都可以出席。 “議政”是一種正式的職銜,代表著一定的權力和地位,必須經過皇帝的任命。同樣,在必要時,皇帝也可以撤銷某一貴族及大臣的“議政”資格。

清王朝統一全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有較多的增加,貴族中除親王、郡王、貝勒參加議政外,貝子及公一級也有參加議政的。議政大臣除滿洲八旗的固山額真和大臣外,蒙古八旗的固山額真及中央政府六部滿、蒙尚書(部長)也列為議政大臣。其他如皇帝的侍從官員——內大臣、侍衛,以及王、貝勒府中的長史、旗下閒散等,也有被列為議政者。漢軍八旗的大臣如範文程、寧完我等人也曾一度參與議政。當時在內廷還專設“議政處”,作為議政王大臣的辦公處所。凡軍國重大事務,不由內閣票擬者,皆交議政王大臣會議。其議政形式有二:一為廷議,一為交議。在清王朝統一全國過程中,用兵頻繁,軍情險急,議政王大臣會議對重大決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

隨著國家的逐漸統一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象徵著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必然與皇權產生矛盾。議政王大臣會議人數的增加,較低級別的貴族和大臣的參加議政,實際上降低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與地位。順康時期,由內閣處理政務,而雍正時又設立軍機處,作為贊襄皇帝決策的機構,使權力日益集中於皇帝。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已只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少數民族事務及重大刑審案件等具體事務,無關乎軍國大事。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隨之消失。

source:
http://wenwen.soso.com/z/q98597476.htm
http://wenda.chinabaike.com/html/20101/q945828.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60790.html

Tuesday, July 6, 2010

清朝官制

朝官制同以往各朝代一樣,分為文官和武官,又分為京內官、京外官(地方官)
一、品級(級別)

品級

級別

一品

正一品

文京內官

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相當於政治局}

文京外官

武京內官

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京外官

從一品

文京內官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各部院尚書(部長)、都察院左右都禦使(最高檢查院長)、協辦大學士(政治局)

文京外官

加銜總督

武京內官

九門提督(衛戍司令)、內大臣

武京外官

將軍、都統、提督

二品

正二品

文京內官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鑾儀使、大理院正卿

文京外官

各省總督、漕運總督、河運總督

武京內官

八旗護軍統領、(左、右)翼前鋒統領

武京外官

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京內官

內閣學士、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各部院左右侍

文京外官

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京內官

武京外官

副將

三品

正三品

文京內官

都察院左右副都禦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駟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

文京外官

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軍翼尉、各省提學使

武京內官

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武備院卿、參領

武京外官

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京內官

太僕寺卿、光祿寺卿

文京外官

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參政道

武京內官

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侍衛

武京外官

遊擊、下五旗參領、協領、指揮同知、宣慰使、土遊擊

四品

正四品

文京內官

通政使司副使、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給事中

文京外官

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鹽法道、副使道

武京內官

武京外官

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備道、代本

從四品

文京內官

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光祿寺少卿、國子監祭酒

文京外官

知府、土知府、都轉鹽運使司運同、參議道

武京內官

城門領、包衣護軍副參領、包衣驍騎副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

武京外官

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五品

正五品

文京內官

各部院郎中、太醫院院使、左右庶子、僉事道、欽天監監正

文京外官

直隸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順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監掣同知

武京內官

步軍副尉、步軍校

武京外官

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宣慰使司僉事

從五品

文京內官

鴻臚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講、翰林院侍讀、詹事府洗馬

文京外官

各州知州、都轉鹽運使司副使、土知州

武京內官

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驍騎參領、下五旗包衣參領

武京外官

副千戶、宣撫使司副使、招討使、安撫使、長官司長官使、河營協辦守備、守禦所千總

六品

正六品

文京內官

太醫院左右院判、內閣侍讀、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

文京外官

京府通判、土通判、京縣知縣、通判

武京內官

藍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護軍校、前鋒校、鳥槍步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京外官

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招討使司副使、長官司副長官、百戶、土千總、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

文京內官

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

文京外官

土州同、州同、運判、理同

武京內官

內務府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京外官

盛京遊牧副尉

七品

正七品

文京內官

內閣典籍、主簿、評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醫

文京外官

知縣、京縣縣丞、順天府滿州教授、訓導、土知縣、縣視學

武京內官

城門吏、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京外官

把總、土把總、安撫使司副使

從七品

文京內官

五官靈台郎、光祿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檢討、國子監博士

文京外官

土州判、州判

武京內官

七品典儀

武京外官

衛千總、安撫使司僉事

八品

正八品

文京內/

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

武京內/

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京內/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武京內/

委署驍騎尉

九品

正九品

文京內/

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

武京內/

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京內/

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武京內/

額外外委


朝補服圖案

級別

補服圖案

封爵位

親王

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郡王

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貝勒

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

貝子

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輔國公

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

身前身後繡九蟒

子爵

身前身後繡麒麟

男爵

身前身後繡獅

官制品級

一品

文官

繡鶴

武官(鎮國將軍)

繡麒麟

二品

文官

繡錦雞

武官(輔國將軍)

繡獅

三品

文官

繡孔雀

武官(奉國將軍、一等侍衛)

繡豹

四品

文官

繡雁

武官(奉恩將軍、二等侍衛)

繡虎

五品

文官

繡鷳

武官(三等侍衛)

繡熊

六品

文官

繡鷺鷥

武官(藍翎侍衛)

繡彪

七品

文官

繡雞敕

武官

繡犀

八品

文官

繡鵪鶉

武官

繡犀

九品

文官

繡練雀

武官

繡海馬

頂戴(頂珠和花翎)

文武官員的朝冠式樣大致相同,品級的區別,一是在於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質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區別是在冠頂鏤花金座上的頂珠,以及頂珠下的翎枝不同。這就是代官員顯示身份地位的"頂戴花翎"。頂珠的質料、顏色依官員品級而不同。一品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硨磲〔chēqú車渠,一種南海產的大貝,古稱七寶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鏤花陰紋,金頂無飾,九品鏤花陽紋,金頂。雍正八年(西元1730),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至乾隆以後,這些冠頂的頂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稱作亮頂、涅頂的來代替了。如,稱一品為亮紅頂,二品為涅紅頂,三品為亮藍頂,四品為涅藍頂,五品為亮白頂,六品為涅白頂。至於七品的素金頂,也被黃銅所頂替。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琺瑯、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俗稱為"",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為貴。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以後制定:貝子戴三眼花翎;國公、和碩額駙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等均戴一眼花

Source -

http://bbs6.newsgroup.la/viewthread.php?tid=198443&extra=&highlight=%E6%B8%85&page=1

http://www.beiyang.org/guanzhi.htm